近日,学校“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”交叉学科群暨第十期明湖学术沙龙在博爱楼201会议室顺利举行。学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王宗德教授出席并作总结讲话,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、院长辛向阳研究员,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祝黄河教授,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刘爱玲研究员、杨彬彬副研究员应邀参加,交叉学科群招标课题负责人及其课题组成员、学院班子成员和部分师生代表参加,我院院长贺新春教授主持。

王宗德在会议总结中对学术沙龙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,对各位专家莅临指导表示感谢。他指出,本期学术沙龙很好地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思想碰撞,既有对宏大理论的深邃思考,也有对具体实践的精准把脉,有效推动了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理上的深度融合、实践中的传承创新。希望各参建学科和项目负责人要以本期学术沙龙为契机,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,聚焦主建学科核心方向与自身研究特色,深耕学术沃土、深化理论创新,着力产出一批具有原创性、标识度的高水平研究成果,助推我校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。
主旨发言环节,辛向阳研究员作“如何讲深讲透讲活中华文明突出特性”的报告。他指出,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“连续性、创新型、统一性、包容性、和平性”的五大突出特性,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。祝黄河教授作“江西省高校学科建设要注重凸显红色文化的特色优势”的报告。他认为,高校学科建设必须要结合地域特点、行业特性,要差异化发展而非同质化发展,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,鼓励我院奋力实现中共党史党建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性发展。
主题发言环节,刘爱玲研究员围绕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文明基因”作主题发言,指出“仁者爱人”的世界观、“责任优先、群体本位”的价值观、“仁义礼智信”的道德观、“和而不同”的天下观均来自华夏五千年的文学艺术瑰宝。杨彬彬副研究员围绕“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增强文化自信”作主题发言,指出巩固文化主体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,是秉承文化自觉的基本条件,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。学院李文瑞副教授围绕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党的自我革命”作主题发言,指出要以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激活为什么要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、要以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涵养为什么能自我革命的政治智慧、要以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厚植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的强大信心。
在自由讨论环节,与会人员围绕“如何将客家文化与赣南地区的红色文化进行远近闻名融合”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;青年教师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教学科研实际作了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