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首批获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点、2010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,已培养13 届硕士生。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获评C等级,2022年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更好成绩;201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列为学校博士点重点培育学科,2021年获批江西省一流学科;截至目前,本学科师均科研经费、科研获奖、博士教师比例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博士点申报基本条件。
学科方向: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、思想政治教育、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、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
特色优势:
1.“大平台”支撑。本学科建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“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”、人社部“苏区与红色文化研究”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省级特色马院、省“苏区研究”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,创办了国内首个公开出版的红色文化研究专业学术期刊——《红色文化学刊》。
2.“大项目”引领。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(“中国红色文化百年发展史研究”和“中央苏区时期统计史料收集整理研究”),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6项,国家社科基金其他项目近20余项,成果丰硕。其中大部分课题聚焦苏区研究和红色文化研究,特色鲜明。
3.“大成果”丰硕。近五年来,在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《中共党史研究》《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》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,多篇论文被《新华文摘》《人大复印资料》全文转载;在人民出版社、商务印书馆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29部;获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12项;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,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、二等奖各1项,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4项;学校主编出版的《红色文化十讲》获掇国家级规划教材,并在江西省所有高校思政课推广使用,印数突破170万册。
4.“强团队”保障。本学科博士点团队现有52名专任教师,其中教授24人,占比46.2%;博士教师42人,占比80.8%,拥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2人、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、全国优秀教师1人、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标兵1人,省“双千计划”等省级人才20余人。